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乡村治理

  • 情感与经济:返乡资本的社会困境及其化解——以贵州省L公司为例

    赵书婧;

    资本下乡所遭遇的社会困境及其化解是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外来资本需克服“外生性”特征带来的冲突与反抗,而返乡资本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受到阻碍。以返乡企业家的遭遇为切入点,可以在情感与经济双重视角下,构建“相对剥夺—嫉妒情绪—隐性阻力”的分析框架,揭示资本下乡困境的多维根源及其化解策略。研究发现,返乡资本在获利过程中激发了村民的相对剥夺感与嫉妒情绪,进而转化为拒绝合作、关系疏离与流言蜚语等隐性阻力,成为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面对困境,返乡资本通过“低调”“分享”“为人”等策略,在缓解情感冲突的同时调整经济利益分配,从而推动自身与村庄社会的协同发展。

    2025年04期 v.23;No.12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0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乡村治理中的治理术:生成逻辑、运行机制与结构性影响

    马豪豪;饶静;

    乡村治理术往往依附治理行为而存在。乡村社会的利益、人情等关系网以及实际的治理环境,使村干部行动带有乡土技巧倾向性,上级政府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要求、政绩获取需要,通过压力传导链条传导至乡村一级,引导和型塑着乡村治理的行动逻辑,促成了乡村治理术的生成。村委会借助资源整合与多级协同机制来化解治理阻力、凝聚治理合力,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治理动员为乡村治理术实施创造外部环境,从而实现村级治理目标。乡村治理术对沟通效能、信任关系、村民主体性、治理透明度以及多元主体参与等关键治理维度具有潜在影响,但作为乡村治理的“双刃剑”,其运用应重点关注农民的利益,最大程度发挥“涓流效应”的作用,以此推进治理术的“升格”。

    2025年04期 v.23;No.128 10-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7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WSR视角下村务数字化管理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熊春林;游翊郡;刘芬;

    村务数字化管理作为乡村数字治理的核心议题,成为推动乡村治理现代转型与提升乡村善治水平的重要抓手。依据我国31个省份的实践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基于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论,探讨数字设施、财政支撑、政策规划、数字政务、基层治理、村民自治、村民素养等因素对村务数字化管理高质量发展的联动作用及组态路径。研究发现:村务数字化管理高质量发展依赖多因素协同,单一因素不构成必要条件;存在数字素养驱动型、政策—素养双驱型、设施—政策双驱型、政务—治理—自治驱动型、全要素驱动型五类路径;东部地区以数字设施水平、村民数字素养为核心,非东部地区以政策支持为突破,形成区域差异化路径。对此,各地应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因时分类综合施策,促进相关条件要素有效联动,以此推动村务数字化管理高质量发展。

    2025年04期 v.23;No.128 2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法学研究

  • 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的困境与纾解——以区块链应用为解决手段

    梁思;

    我国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的适用率畸低,是由未成年人社会调查虚化、社区矫正针对性弱、信息泄露风险高、现有监管体系不成熟所致。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数据防篡改、数据溯源可信的特征,联盟链能够容纳多主体参与,兼具效率、安全性和风险抵御能力,契合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监管所需的多部门协同与数据收集共享需求。因此,应以区块链技术作为解决未成年人非监禁刑适用率畸低的手段,构建跨部门数据平台强化信息的挖掘共享,通过统一应用的技术标准、制定数据上链的规范、强化密钥监管规范技术的应用,以及确立数据信息封存管理制度、动态调整监管方案、强化责任制落实规范未成年人数字监管,提升我国未成年人非监禁刑的适用。

    2025年04期 v.23;No.128 37-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法治需求与实现进路

    刘慧萍;张洁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与统一监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整体性、层次性、稳定性的特质契合了系统性保护理论的内涵,具有实践与法治需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既是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法治思想的体现,也是传统村落保护政策要求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的现实需要。但我国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法治保障依然面临立法欠缺体系化与专门性、管理部门多头且执法效果欠佳、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司法救济面临障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意识缺失且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需要科学设计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立法方案、建立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并提升执法效能、破解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司法救济障碍、强化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主体的保护意识,以期推动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与文化张力。

    2025年04期 v.23;No.128 4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农业经济

  • 合法性获取、信任建立如何影响畜牧业精准技术采纳——以奶牛养殖为例

    王琦;岳子玲;陈萍;

    精准技术作为改善动物福利、提高养殖效率的有效手段,对推动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文章以奶牛养殖场精准技术采纳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制度理论与信任理论,基于我国奶业主产区12个省份325家养殖场的微观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合法性和信任对奶牛养殖场精准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及信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合法性获取可以显著促进畜牧业精准技术采纳行为,其中来自政府制度规范、个人价值观和同行认同的合法性压力对采纳行为的驱动作用尤为突出;信任建立可以有效促进采纳行为,其中对政府和同行的信任对采纳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信任在合法性与采纳行为关系中的调节效应不显著,但信任和合法性在影响采纳行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因此,为促进畜牧业精准技术采纳,应着力提升养殖场获取合法性的能力与意愿,尤其关注政府、个体及同行层面,并积极培育养殖场对关键主体如政府、同行的信任水平。

    2025年04期 v.23;No.128 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粮食系统安全韧性与农业低碳生产的耦合关系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畅;葛梓童;

    在国家“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与粮食安全保障日益紧迫的背景下,探索粮食系统安全韧性与农业低碳生产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2—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从理论层面解析粮食系统安全韧性与农业低碳生产两个系统,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耦合协调的变动趋势,并采用逐步回归法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系统安全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主产区提升最为显著;农业低碳生产水平呈“U”型变动,近年来提升速度缓慢,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呈“协调—失调—协调”的阶段演进特征;化肥施用量、农业技术人员数量、农用塑料薄膜施用量、农药施用量、粮食总产值和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对耦合协调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翻耕碳排放量和化肥碳排放量则产生抑制效应。据此,建议各地因地制宜,发挥功能区联动效应;政府应完善绿色减排政策,加大对农业技术和绿色投入的支持力度,激发农户积极性,实现粮食增产与低碳发展的协同提升。

    2025年04期 v.23;No.128 6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经济研究

  • 财政支持与龙头企业引领下的县域农食产品产业集群进阶之路——基于全国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梅冬芳;

    为系统性破解我国农食产品加工业“大而不强”困局、精深加工率过低、产业链断裂及集群效能不足等问题,文章聚焦财政专项补贴支持强度与龙头企业密度在驱动县域农食产品产业集群成熟度中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空间异质性。基于2021—2023年全国12个农业大省的县域平衡面板数据,构建了多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基准回归分析。通过工具变量法有效处理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财政专项补贴支持强度可显著提升县域农食产品产业集群成熟度,并且相较于传统OLS估计值显著性更高;第二,龙头企业密度对县域农食产品产业集群成熟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主要经由价值链整合与技术溢出路径产生作用效果;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财政专项补贴支持与龙头企业的协同作用呈现出显著差异:主体功能区方面,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的财政支持效应显著优于专注于保障型基础设施的粮食主产区;加工层次上,精深加工主导县域的财政支持成效远强于面临结构性困境且龙头企业驱动作用不显著的初加工县域;从区域特征看,东部沿海地区的财政支持效果远超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则呈现“财政高效—龙头乏力”现象。基于此,应制定专项扶持政策、激活产业集群内要素整合与链条升级动能,同时通过加大龙头企业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发挥龙头企业招商带动作用等方式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从而为确保“粮头食尾”战略落地、锻造中国特色农食产品加工集群提供可操作的政策工具箱。

    2025年04期 v.23;No.128 8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生物资产抵押融资博弈策略研究

    姜鹏;韩一铭;胡畔;

    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对促进畜牧业生产要素再分配、拓展农村抵押物范畴以及推动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黑龙江为例,构建包含政府、金融机构和规模化养殖企业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探讨了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的现实瓶颈及突破策略。研究发现,规模化养殖企业是最理想的贷款对象且潜在需求巨大;出于对畜牧业收益稳定性、隐性负债等因素的担忧,金融机构对生物资产抵押融资持审慎态度;政府政策落实不到位进一步加剧了生物资产抵押融资难题。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强化政策扶持与法规完善,二是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三是构建完善的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与交易体系,四是加强风险防控与管理机制建设。

    2025年04期 v.23;No.128 9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征稿须知

    <正>一、征稿范围本刊主要刊登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领域的学术论文,2025年重点关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阐释、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数据要素、数字法治、新法解读、部门法前沿问题研究、城乡融合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治理等选题。

    2025年04期 v.23;No.128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